沈念乐 江苏溧阳人 1940年生
出生书香之家,从小习字,以临颜、柳为主。考入师范学校后,由于酷爱绘画,得到孙之俊、李智超、谢时尼等大师级教师的精心培养。对书法、中国画、水彩、油画均有涉足。还曾得到启功先生亲传。
曾在文革后民间首次中国书画展上获大奖。
其后从事文化行政管理工作,广泛接触各流派之书家、画家和书画经纪人,从各方面吸取书法绘画之真谛。曾代表政府监管全国首家文物旧货及书画市场、曾任北京市宣武区书法家协会副会长、书画协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协会会员及协会分支机构师缘联社负责人。全国市长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古街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文物网主办的琉璃厂古玩艺术品交易网首席顾问。
其书法风格在颜、柳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诸多流派之所长。注重字形字体的形象美和通篇布局,灵秀中透出庄重,俊美里包容刚劲,作品喜闻乐见,为多家媒体及网络介绍,曾被中国工商银行、湖广会馆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及业内名家收藏,多次在各类展览会上展出并获奖。
笔飞颠沛冲霄汉 墨走心溪显真功
——记著名书法家沈念乐
自古以来,想获得书法的真谛,就必须师法书法的源头正脉。当代著名书法家沈念乐先生,自幼
酷爱书法,以临帖颜柳入手,并先后拜多位名家为师,更是得到了书法家启功先生的真传,其行、草、隶、篆,
出手落笔皆是不俗。长久以来,沈念乐在师求法度的过程中,兼收并蓄,吸取多流派之所长,百家书体
皆悉心钻研,认真临摹,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飘逸隽秀,天然醇雅的书法风格,走进了书法的
主流正脉。
古人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观赏先生的行书,其笔墨运行酣畅淋漓,字形雍容宽博,在点线的互衬
中巧拙相映涵奇于凡,他用笔方圆结合,笔笔到位,似钢筋铁骨,不可动摇,极具视觉上的张力感和
质地感。线条自然流畅,顾盼有序,放中有收,宛若天成。他用墨偏好于字黑大方圆者为枯,而干瘦
遒挺者为润,可谓是浓淡相戏,枯润相济,变幻有趣,阴阳相合不离道宗,作品的书卷气味十足,也得
益于墨色的涵养。
其行书结构强调中宫紧收,外延扩张,左旁右骛,妙合自然的字体形态,追求朴茂含蓄,遒劲持
重的书法风格,呈现出藏骨抱筋含文抱质的视觉美感,这一点在先生的隶书篆书之中亦是体现得淋
漓尽致,博涉多优,纵揽诸体!
先生的草书也独有千秋,他写草书时并非像俗笔那样平拖涂抹,毫无法度,而是充分吸收张旭
的笔韵及怀素的笔意,用笔恣肆,线条峻拔,结字生动,萧散飘逸,转笔之处多流畅,顿挫之处见沉着,
中锋劲足,饱满圆厚。疾笔处偶露飞白,坚正匀静,伸缩异度,用笔开张生动,字意朴素而不失风尚,
用笔之道尽在心中,以书抒情,心驱笔最惬意。
落笔结字则上皆覆下,下以承上。章法一气贯注,精神团聚,宽疏宏阔,气势夺人。细品其作品全
局讲究参差中求平奇,险绝中寓平正,在清质的表相上,巧透灵秀洒脱,真可谓是戈戟锐可畏,生动
观可奇!
笔飞颠沛冲霄汉,墨走心溪显真功。沈念乐先生对书法有着恣意敞怀的书写状态和任意挥洒的
掌控能力,这在书坛是不多见的,他脚踏实地遵循传统翰墨的轨迹,深师碑帖,法不失根,技不失源,
把书法的文化气象表现的无以复加。并以深厚的笔墨功夫与非凡的创造力,使其作品雅逸灵动的意
趣达到了超凡脱俗的高度,大家手笔,一目了然!
史峰 2020 年 4 月 9日 (著名书画评论家)
主办:国宾礼书画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鲁ICP备190240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