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荣,黑龙江省拜泉县人,1949年生。1970年参加教育工作,高级教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结业于中国文联山水画创研斑,受教于高卉民、王震起、师思钊、程振国、王梦湖等导师,特别师恩钊的绘画风格对其影响颇深。
历任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七、八届政协委员;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第五、六届政协委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研究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大连市美协书协会员;大连市旅顺口区翰墨书画院院长《北派山水画家》。
王殿荣国画作品赏析
王殿荣国画作品赏析
王殿荣国画作品赏析
王殿荣国画作品赏析
主要艺术成果: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书画艺术教学、教研和师资培训工作,笔耕不報。深研古法,师古不泥,外师造化,中西结合,锐意创新。遵循六法论创作原则和对立统一的哲学理念。楷、行、草书法笔法入画。继承和发扬北派山水大山大水大气象的特质,将传统笔墨转化为现代绘画语言,让作品赋予新的风貌。
王殿荣国画作品赏析
1990-1992花鸟画作品,三次参加黑龙江省首届、二届国画年展,分别获二、三等奖。
1998一参加首都98艺术博览会,山水画作品“松风飞泉”获二等奖,大会向旅顺口区区委区政府、区教委颁发喜报。
1999山水作品《タ照》、书法作品《奇飞》参加辽宁省政协委员书画展并入编书画集。
1999书法《对联》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共和国社会主义五十周年研讨会中获二等奖。
2002年,首届大连教师书法赛获金奖。
2007年由大连市美协、旅顺口区委宣传部、区政协、区教育局,在旅顺博物馆联合举办《赞美家乡,创建和谐》王殿荣书画展,颁发了精神文明贡献奖。
2012年山水画作品《太行新雨后》参加大连国画三年展被入编收藏。
2002年由中国邮政甄选十幅山水作品评为书画百杰,出版明信片一套,全国发行。
2016年由中国邮政甄选十四幅山水画作品,出版《一带一路》个性化邮票、邮册全国发行。
王殿荣国画作品赏析
王殿荣国画作品赏析
浅谈山水画创作
中国山水画创作,诸多论述缕见报端,就本人在创作中的几点体会与同道商権。
一、继承与创新
多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中国画的创新也是画家们创作上的追求,是先继承传统,然后创新,还是丢掉传统,一味创新,这是中国画坛怎样发展的大课题,如果深入继承传统,就会使作品程式化,千人一面,一味追求创新,又会失去中国画以线造型的本来属性,造成中国画不姓“中”,使作品不伦不类。
怎样使自己的作品,既有传统骨法,又有西画的光学,色彩的运用呢?我认为,为画者首先应具备高超的造型能力,下苦功夫训练造型基本功,无论是光影造型,还是结构造型,以及色彩造型都是基本功。严格训练眼的观察;脑的分析;手的表现三种技能,做到画啥像啥画哪像哪,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有了造型基本功还不够,还要有高深的理论做指导,理论联系实践,才能创作出符合物情物理,符合客观规律的作品。如:画论中古代南齐谢赫提出的中国画,“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色,经营位置,传移摹写”。至今在中国画坛仍起指导作用。
坚实的绘画基本功,就是建造大厦的牢固地基。然后运用理论将中国山水画的骨法用笔,散点透视,开合关系,西画的光学,色彩学等统一运用到创作中来,这样画出的作品才可谓是既有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又有西画的光影造型运用的新的风貌作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创新。没有基本功和理论基础,无论玩什么新花样,有多大的名头,作品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王殿荣国画作品赏析
王殿荣国画作品赏析
二、哲学思想的内涵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哲学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毛泽东矛盾论)。中国画最高境界也是哲学思想的藴涵,节奏感、韵律感本是音乐专用术语,引用到中国山水画创作中也正符合哲学规律,线的运动快慢虚实,墨的浓淡干湿,构图的开合宾主,树宇的高低藏显,山石的聚散远近,云水的动静黑白,笔墨技法,写实与写意结合;线与面的结合,交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的结合,这些都是矛盾对立关系主体在画面上产生,能使画面即有中国画的笔墨节奏感,又有西画的体面光学关系,充分蕴涵着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达到矛盾完美统一,才能赋予画面新的艺术语言,新的意境。
三、美学思想的体现
美学是从人对审美关系出发,以美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感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概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作品表现的物象就要突出美的形象,体现美学思想。创作中运用审美思想,提高审美能力着眼于以下三方面。
一是多读书,读画论,美术史,古代名画,古诗词,提高理论、文学修养,厚积薄发,画才能有意境,语言オ不苍白,鉴赏能力才能提高。
二是深入生活,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到真山真水大自然中去汲取营养,观察,记忆,春、夏、秋、冬,风、晴、雨、雪,高山流水,泉口瀑布,山石错落,树木婀娜,云卷云舒的感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将最美的物象表现在画面上。
三是笔墨当随时代,古代绘画多用熟宣,用笔师承程式化,用墨分染,着色也大都不超三色,今人在看古人的画作,就有一种呆板、程式、千人一面的感觉,再看现代人的作品就有一种潇洒、秀逸、奔放、率真和生活感受,所以说师古而不泥古,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让笔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表现新时代的气息。进而使山水画作品体现出完美的美学思想。
外师造化写峰岚,师古不泥新语言。笔墨画境蕴哲理,山河立传美学观。
(文/王殿荣)
王殿荣国画作品赏析
王殿荣国画作品赏析
王殿荣国画作品赏析
主办:国宾礼书画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鲁ICP备190240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