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墨海千年承古韵,山河万里写新章
中国砚台,一方静默的天地,承载着千年文明的重量。从新石器时代的研磨石器,到汉唐的规制成形,再到宋元的文人雅趣,砚台不仅是书画创作的实用之器,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它以石为骨,以墨为魂,在历代文人手中被赋予生命,成为“文房四宝”中最为厚重的一环。砚上的每一道雕痕,每一处包浆,都凝结着匠人的心血与文人的哲思,见证着华夏文明在笔墨间的流转与升华。
《砚国春秋·墨韵山河》专题报道,正是以砚为媒,探寻这一传统器物背后的人文脉络与艺术嬗变。我们深入砚乡故地,访名家、探古法、观新作,试图在墨香与刀凿之间,还原一部由砚台书写的文化史诗。
本专题特别聚焦“翰墨名家”——他们终身伏案研墨的书画大家,通过他们的视角,我们将看到:一方砚台如何从山间顽石蜕变为案头清供,又如何从实用工具升华为文化符号。他们的故事里,有对传统的敬畏,有对创新的执着,更有对“以器载道”这一东方哲思的当代诠释。
笔墨当随时代,而砚台始终是沉默的见证者。当我们以现代传媒的视角重新凝视这一文化瑰宝时,或许能发现:砚台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其作为“文房之首”的历史地位,更在于它始终以温润坚贞的品格,提醒着每一个执笔之人——在疾驰的时代里,仍需保有“磨墨如病夫,下笔如壮士”的从容与笃定。
此刻,让我们一同走进砚的国度,聆听石上春秋,感受墨韵山河。
谢克谦艺术简介
谢克谦:大谦的笔墨世界与华夏文化传承谢克谦,号大谦,字谢观,1956年生于安徽芜湖,祖籍江苏扬州。安徽省芜湖市中山书画院院长、山东大成传统文化研究院青年文明论坛书画创作委员会委员、新疆大美天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艺术总监,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中小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高级艺术顾问,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艺术之旅栏目组客座教授,职业人才测评中心高级书画鉴赏师。荣获美国科罗拉多工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谢克谦自幼喜爱山川银河,把宇宙星空灵境与书画艺术紧密相融,以笔墨为媒,传承与发扬着华夏璀璨书画艺术。谢克谦的艺术之路始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不懈追求。1980年,他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染织系深造,后又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南京分校第一期。在塞北天境艺术实践中,在科克却勒胡杨部落采风,体验千年胡杨的神采与刚毅,花鸟、人物、动物等多种题材,将传统笔墨技法与现代审美理念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旷然其若呼,行天下而遂风云之志。”谢克谦的艺术世界充满了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感悟。他深知,天地是万物生长的家园,光阴是百代更迭的见证。在斗转星移的岁月里,他始终坚守着对艺术的初心与执着。谢克谦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他的技艺精湛,更在于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他深信佛学,得隆郁上人赐号“大谦”,意味着他的艺术追求与人生境界都达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境界。他居慧根而众善奉行,心静而入绘事,于抽象虚境与具象笔墨之间畅叙法界万物缘起。这种超脱与自在的精神状态,使得他的艺术作品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独特的韵味。谢克谦不仅致力于个人艺术的创作与发展,更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他坚信,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为华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谢克谦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艺术世界。他用笔墨诠释着天地自然的奥妙与人生的哲理,用艺术传承着华夏文化的精髓与灵魂。谢克谦的艺术之路还在继续,他将继续以笔墨为媒,书写属于他自己的传奇与荣耀。
主办:国宾礼书画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鲁ICP备19024041号-1